氫燃料電池汽車迎來拐點:五年后申城應用總量有望突破一萬輛,加氫站超過70座
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早已是全人類重點關注的問題,能源結構的轉型不僅能夠滿足人類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同時也能極大程度上解決大氣污染的問題。氫燃料電池作為氫能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將是加速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抓手,并已率先在商用車上得到一定規模的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已基本成形。但燃料電池汽車制造成本高、氫氣價格高、車輛應用場景少、加氫站布局少等“兩高兩少”問題制約著產業快速發展。根據今年發布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五年后上海的氫燃料電池車的投入要達到1萬輛,加氫站要超過70座。
中國的新能源市場正在趨于一種剛剛爆發的情況。在2020年7月,單月乘用車銷售量已接近140萬輛,而到了2021年,一季度實現了新能源汽車431850輛的銷售量。此外,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種種現象表明新能源汽車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顯示,2018至2020年,累計為燃料電池汽車車型提供燃料電池系統的生產廠商數量達到137家,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量也分別為1527、2833和1199輛。比如重塑股份在近期披露的首輪問詢回復中提到,在2018-2020年期間燃料電池系統的銷量累計達到2001套,占比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的36%。而在今年,僅Prisma鏡星系列燃料電池系統重塑股份就計劃銷售1400套。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其中一種技術路線,燃料電池汽車的優勢明顯,尤其適用于長距離、載重大的中重型車輛,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則更適合中短距離和小型車輛。因而,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同等重要。氫燃料電池系統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它的能量轉化過程不涉及燃燒,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能量轉化率高。另外它能夠實現低噪音、少震動或無振動,因而在滿足車輛動能脫碳需求的同時,為終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駕駛體驗。
目前氫燃料電池系統在輸出的功率上已經能夠達到傳統內燃機的水平。另外在使用壽命上也能夠滿足商用需求,實現轎車行駛幾千小時、商用車行駛上萬小時的時長。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上游產業鏈中,制氫、儲氫、加氫的全面產業鏈在逐步得到發展。重塑股份等企業努力進行電堆的自主研發,逐漸擺脫進口依賴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氫燃料電池的下游層面,對于燃料電池車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在購車補貼方面數額逐漸提升。不僅如此,在政策層面上海在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提出了“百站”“千億”“萬輛”的目標,并且為了推廣燃料電池車輛,將在上海建設超過70座加氫站。不僅上海在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有相應的規劃,京、粵地區也有不同的規劃和目標??梢哉f氫燃料電池全行業正在步入從1到N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