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智行Robotaxi落地上海
7月7日,小馬智行宣布在上海嘉定區開啟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并公布了其最新一代的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與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相關技術細節和商業進展情況。
此前小馬智行已經在廣州和北京開展Robotaxi 業務,并于今年4月擴大的運營規模和服務范圍,該公司計劃在上海嘉定主城區開展Robotaxi 業務,通過Robotaxi +APP可以預約體驗。
除了Robotaxi,小馬智行還切入了自動駕駛卡車市場。小馬智行副總裁、小馬智卡負責人李衡宇介紹,該公司自動駕駛卡車已開展200多天的道路測試,并于今年5月獲頒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已正式開展商業運營。目前,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已完成約13650噸貨運運輸,商業運營里程達37466公里。
此外,小馬智行還發布了其與激光雷達企業Luminar合作生產的高性能長距激光雷達Iris,以及基于該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開發的車規級L4級自動駕駛系統,小馬智行計劃于2023年規模化量產該自動駕駛系統,不過小馬智行并未公布這套系統的成本情況。
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底,是近年中國本土發展最為迅速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該公司專注于 L4/L5級自動駕駛的研究,采用軟硬件一體化的全棧解決方案,在硅谷、廣州、北京以及上海設有研發中心,獲得了中美多地自動駕駛測試、運營資質與牌照。
短短四年多時間里,小馬智行已經完成了 7 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了 11 億美元,且估值迅速飆升。2020年2月完成4.62億美元的B輪融資時,小馬智行的估值為30億美元;2020年11月完成C輪融資時,其估值已經達到53億美元。而且僅僅就在3個月后,小馬智行再一次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從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短短12個月時間里小馬智行共完成3次融資,融資金額超過了 9 億美元,包括豐田汽車4億美元戰略投資。
受制于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度、法規等因素限制,出行服務被看作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關鍵場景。“今天的網約車、專車里面,包括管理在內的司機成本占總成本的大約七成。但虛擬司機的價格則是在下降的,自動駕駛的所有成本都在下降,尤其是小馬智行的產品在量產以后價格會降到非常低。從成本的角度考慮,自動駕駛一定是非常有優勢的。”小馬智行CEO彭軍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比起私家車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在Robotaxi上最先落地也是從財務角度去考慮,這對于車輛和運營成本的管控更容易些。
AutoX創始人CEO肖健雄認為,如果把目前中國的網約車市場完全替代掉,那么Robotaxi將是一個6萬億美元的市場。
雖然自動駕駛公司整體上主要靠融資存活,商業化落地緩慢,但資本市場和汽車公司依舊對自動駕駛公司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根據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近十年自動駕駛項目投融資數據報告》,2010年~2021年2月,自動駕駛項目投融資事件更是達到376起,披露的融資總金額接近2377.5億元。2021年開年,自動駕駛賽道熱度不減,僅前兩月的投融資事件已達24起,披露投融資總金額達176.4億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