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無人駕駛巴士路測成功:可容納12名乘客
臺灣首款無人駕駛巴士8月5日凌晨在臺北市公車專用道進行最后一天測試,吸引不少民眾熬夜圍觀。主辦方表示,試驗結果成功,下一階段將擴大測試路段。
臺北市政府自8月1日到5日凌晨1時至4時首度在信義路公車專用道進行為期5天的無人駕駛巴士“EZ10”上路實驗測試。其中前三天建置自動駕駛導引所需圖資與路徑規劃,并針對公車專用道配置及系統契合度等相關技術進行整合測試,后2天為社會接受度測試,搜集使用者試乘體驗。
無人駕駛巴士“EZ10”由臺灣科技公司喜門史塔雷克從法國引進,可容納12名乘客,6個座位加6個站位。小巴全車有6臺光學雷達,提供激光測距和防撞機制,試驗期間車速為每小時20公里以下,遇障礙物自動停止。
臺北市政府表示,5天的測試非常成功,不排除擴大路段施行,可能改到人、車流較多的時間和路段測試,相關細節在討論中。
喜門史塔雷克公司表示,無人駕駛巴士下一階段的測試,仍會選在臺北市的半封閉空間,預計一到兩個月內進行。封閉式場地測試完成后,會在信義路做更長路段、甚至是白天的試驗,希望在年內完成。
該款無人駕駛巴士7月曾在臺灣大學水源校區進行為期一周的上路測試和試乘。據悉,無人駕駛巴士“EZ10”目前已在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8萬名旅客,迄今里程達8萬公里,無事故記錄。